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人們的飲食也變得多樣化,各種慢性疾病也隨之而來,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尿酸等,這被稱為富貴病,跟高油、高鹽、高糖飲食有關。雖然各種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所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但錯誤的烹調方法不僅導致營養物質流失,而且威脅身體健康。某些食物在烹調過程中可吸取太多油脂,吸油率較高,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吃油過量。
哪些家常菜會導致油攝入超標?
1、油燜茄子
很多人喜歡吃油燜茄子,想想都流口水。然而茄子的結構是疏松多孔,就如同一塊海綿一般,油脂易滲入,進而導致油攝入超標。
2、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炒雞蛋是家庭常見菜,很多人在烹調時炒雞蛋,把雞蛋炒出來之后再炒西紅柿。然而炒雞蛋時吸油率已達到43%,炒西紅柿再加油,勢必導致油攝入超標。
3、地三鮮
地三鮮中的茄子和土豆都經過油炸工序,吸取太多的油,再次炒制時還需加油。
吃太多油會引發哪些疾???
1、導致身體肥胖
一克脂肪約等于9卡能量,相當于糖的二倍多。若每天多吃15克的油,那一個月可增重700~800克。
2、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吃太多油可增加血管中甘油三酯含量,進而引起高血脂。脂質易在血管壁上沉積,從而導致動脈硬化,誘發高血壓以及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3、引起脂肪肝
脂肪在肝臟中代謝,攝入太多油會使得脂肪在肝臟周圍堆積,導致肝細胞變性或壞死,進而形成脂肪肝。
4、胰腺疾病
脂肪消化離不開胰腺,吃太多油可增加胰腺負擔,甚至會誘發急性胰腺炎。
如何才能少吃油?
1、控制每天的油攝入量
成年人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不能超過25克,可以先計算出全家人一天的總吃油量,再用小瓶子裝好。每天烹調食物時就用這些油量,這樣油攝入量不宜超標。
2、采取正確的烹調方法
雖然通過爆炒、煎炸等烹飪方法能提高食物色香味俱全,但難以把握用油量。盡量以蒸煮燉或涼拌的方式來烹調食物,雖然不是很香,不過吃起來較健康。
3、食材先預處理
易吸油的食物如茄子或土豆等,先把它們放在鍋中蒸熟,炒的時候能避免吸太多油。
溫馨提示
除了以上食材外,水煮魚片、干鍋菜以及炸藕盒中都含有太多的油,盡量少吃為妙。以植物油替代動物油,如葵花籽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等,其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同的油營養價值不一樣,吃油要做到多樣化,能滿足人體對多種不同營養成分的需求,進而達到健康吃油目的。油是每天必吃的食物,但使用不當日積月累可誘發癌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每天油攝入量,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尤其是身體肥胖、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人,每天的油攝入量不能超過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