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邪教網2022年8月5日消息,通訊員:王妍】2021年8月,美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在著名新聞評級網站NewsGuard的技術支持下,發表了深度調查報告《彌天大謊與技術先行》(The Big Lie and Big Tech),將美國2020年大選期間反復發布、傳播虛假信息的媒體定義為“累犯”,對其以及其域名鏈接在社交媒體分享、轉載情況進行調查,同時為了避免虛假信息的進一步傳播,向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卡特中心的調查報告中引用了美國“選舉誠信合作組織”(Election Integrity Partnership,EIP)2021年3月記錄的美國大選虛假信息相關報告內容,稱《大紀元時報》雖然沒有被NewsGuard列入虛假信息的“累犯”名單,但它是“彌天大謊”的多產放大器(The Epoch Times to be a prolific amplifier of “The Big Lie”)。報告中引用《紐約時報》2020年10月26日的報道稱,《大紀元時報》是“‘法輪功’支持的報紙,使用主動的臉書策略和右翼虛假信息,創建了一個反華、支持特朗普的媒體帝國”。同時提到,美國大選日之后,《大紀元時報》的鏈接位居右翼媒體最常見域名第二位,與此同時,《大紀元時報》和另一“法輪功”背景媒體新唐人電視臺的鏈接分享分別增長了450%和555%,相比之下,選舉前傳播最廣的新聞域名“??怂剐侣劇钡逆溄訑盗繙p少了50%。
條形圖突出了2020年11月3日至2021年1月20日期間右翼臉書群組中傳播最廣的5個域名,大紀元位居第二
此外,報告引用《導火索:虛假信息與2020年選舉》(The Long Fuse: Misinformation and the 2020 Election)內容稱,“《大紀元時報》一系列虛假‘選民舞弊’報道被引用,比如聲稱大量選民投了兩次票,而丟棄的選票是故意欺詐的證據。該網站還對以下三項內容大肆轉載——多米尼陰謀論(譯注:Dominion,美國大選投票系統公司)、‘記號筆門’(譯注:Sharpiegate,網民對2019年9月在展示颶風‘多里安’的波及地域時特朗普‘畫圖’當‘證據’的操作發起的熱搜標簽)和‘停止盜竊’等報道?!?
報告分析了社交媒體上虛假信息傳播形式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中國反邪教網現將調查報告的這部分內容翻譯如下:
為了對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社交媒體上來自累犯域名流行程度進行評估,卡特中心收集并分析了2020年8月17日至2021年1月20日期間,344個左翼和539個右翼臉書群組中的293萬條帖子,同時確定了累犯提出和夸大的主要報道,重點關注旨在破壞選舉完整性的虛假信息。
2020年,美國選舉和民主制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是美國民主的試金石。在百年一遇的全球新冠疫情陣痛中,選舉官員和選民不得不克服重重障礙。盡管面臨這些巨大挑戰,但2020年總統大選的投票數仍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投票結果在所有投票管轄區都得到了驗證。美國國土安全部稱這次選舉是“美國歷史上最安全的選舉”。
2020年11月1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部門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發布聲明
不過,從選舉的籌備工作到選舉結果的宣布,各個環節卻充斥著各類虛假信息和誤導性報道,這些報道加劇了原本就已緊張的政治局勢,破壞了人們對選舉進程完整性的信任,提升了暴力風險。虛假報道聲稱此次大選存在選舉舞弊,并稱之為“彌天大謊”,引發了一場“停止偷竊”運動,這場運動最終導致了2021年1月6日的美國國會大廈暴動,旨在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由于這個“彌天大謊”,導致三分之一的注冊選民相信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選舉結果非法。
虛假信息多維度立體式傳播,在整個信息生態系統中層出不窮。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社交媒體作為選民的信息匯集中心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傳播,社交媒體率先分享了一些斷章取義的信息,這些信息經媒體和網紅包裝后,被政客進一步推動。另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傳播,政客們開始大肆宣揚虛假言論,媒體和網紅利用個人流量對其進行包裝,并迅速在平臺上發酵,傳播速度遠超辟謠速度。
無數的力量——政客、網紅、超黨派媒體和普通公民——聯合起來,推動“彌天大謊”和其他有害信息發酵?!袄鄯浮薄匆阎磸桶l布虛假信息的媒體——在社交媒體信息的多維度傳播中成了關鍵的關聯組織。虛假信息累犯將個別數據和脫離語境的信息進行解構、拼接和重構,形成更受歡迎的表達方式,再由真實的媒體以協調一致的方式推進,為虛假內容賦予了合法的表象。
在選舉周期內,累犯所產生的內容貫穿了整個信息生態系統,包括社交媒體平臺。為了進一步了解累犯的影響范圍和他們所提出的敘述報道,卡特中心探討了他們的內容是如何在臉書群組中傳播的。這并不是說這種活動只發生在臉書平臺上,相反,臉書是評估社交媒體上累犯內容的流行程度和突出程度的一個指標??ㄌ刂行膹闹辛⑿侣劷M織NewsGuard獲得了一份累犯名單,并分析了這些域名在883個臉書群組中的傳播情況。研究發現,累犯的內容似乎無處不在,出現在75%的臉書群組和97%的右翼臉書群組中,占分享鏈接的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選舉日至1月6日國會大廈暴動期間,右翼群組中累犯的數量增加了156%。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由累犯域名發布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內容都是虛假信息。然而,分析黨派團體中累犯提出的話題可發現,與選舉舞弊相關的關鍵術語出現在累犯標題中的次數是可靠來源標題的3.8倍;“翻轉”(flipped)、“粉碎”(shredded)和“轉變”(switched)等特定術語在累犯標題中出現的次數是可靠來源的幾十倍;在選舉日至就職日期間,“新聞聚多多”(Newsmax)等鏈接急劇增加;在20個最常見的累犯鏈接中,只有4個鏈接被貼上“虛假”或“誤導”標簽,這意味著這些內容已經被事實核查人員揭穿,而其他鏈接則沒有被標記。
雖然負責任的社交媒體平臺竭盡全力應對虛假信息,刪除了許多選舉期間出現的有害信息,但“彌天大謊”信息的演變及持續存在突出表明,需要進行更多改進,以最大限度減少破壞選舉誠信的企圖。特別是,老練的累犯為了生產、證實和放大虛假信息而采取的“協調一致的不真實行為”(譯注:即有組織的造假行為)對民主構成了嚴重威脅,需要特別關注,并就政策解決方案展開討論。
在下一次選舉到來之前,社交媒體平臺必須根據人權原則改良政策,提高舉措,解決累犯問題,以保護言論自由,減輕對現實世界的危害。平臺應該制定相應政策,開展執法行動,減少有害內容的傳播和影響,而不是直接干預(例如全面禁止)引發審查指控。有關此類改良決定應以合作的方式做出,并與政府部門、民間社會、媒體、學術和其他專家共同討論,推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本著維護選舉誠信的合作互利精神,卡特中心向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增加標簽和限制操作。
·在累犯域名共享的所有鏈接標注上警告標簽。事實證明,臉書的警告標簽在減少參與度方面是有效的,臉書最近宣布將為累犯頁面貼上標簽,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一步。這種方法應該擴展到包括累犯域名及其被社交媒體平臺采用的所有內容。
·在允許用戶分享之前,提醒用戶注意這些內容來自累犯。給用戶提供背景知識,這可能會讓他們暫停閱讀并產生思考,從而減緩虛假信息的傳播,當用戶試圖分享或轉發來自累犯來源的內容時,應當考慮添加彈窗警報,這將減少潛在虛假信息的無意傳播。
·考慮限制包含累犯鏈接帖子的直接分享的次數。限制含有累犯鏈接帖子的分享次數將減少潛在虛假信息的傳播。WhatsApp將直接轉發消息的次數限制為5次,以遏制虛假信息的傳播。當推特禁止直接轉發虛假信息時,它發現內容分享減少了29%。
·降低包含累犯內容鏈接帖子的排名。平臺應該確保包含這些鏈接的帖子不會像其他來源的內容那樣顯眼。臉書已經推出降低累犯鏈接排名的政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執行。推特似乎沒有推出這樣的政策。
·限制累犯賬號的功能。除了使用警告標簽并降低其內容排名外,將應將累犯賬號的其他功能受限,如運行廣告、共享音視頻、發布視頻和/或共享內容、創建群組。
·從所有搜索結果中刪除累犯。任何重復創建、存儲和傳播虛假信息的賬號、頁面或群組都不應該推薦顯示給他人,也不應該出現在搜索結果中。
二是提高政策的清晰度和一致性。
·以公平、一致和透明的方式制定政策。雖然我們知道,實現100%的完美是不現實的,平臺需要快速適應新的策略,但平臺可以做更多的工作,為人們應對政策變化做好準備,并確保采取適當的申訴機制。
·建立一個跨平臺的統一定義,包括什么是虛假信息和累犯。每個平臺、研究人員或媒體組織都有自己對虛假信息的定義,以及構成累犯的標準。該行業應與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一個透明且人人可用的通用定義。
·建立一個跨平臺的累犯來源存儲庫。累犯并不局限于單個平臺,共享已知累犯及其相關域名信息,將有助于跨平臺干預、實施制裁,減小危害。應考慮尋求波因特研究所(The Poynter Institute)的協助,通過其“國際事實核查網絡”(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開發和維護這個存儲庫。
·通過公布有關累犯和執法行動的相關數據來提高透明度。通過平臺界面發布有關累犯的信息——特別是他們的賬戶、與這些賬戶相關的域名以及針對他們采取的執法行動——將提高對累犯的認識,并減少其內容的無意傳播。這些數據還將公開表明平臺方面的響應能力,有助于對此類響應的有效性和影響進行獨立評估。
三是加強對事實核查工作支持力度。
?投入資源,擴大專業的事實核查能力。目前的虛假信息總量大大超過了事實核查人員的現有能力。雖然人們總是需要投入更多來進行事實核查,但也必須在算法檢測和其他方法上加大投入。雖然未必能跟上虛假信息的增長步伐,但這些努力對于揭穿個別內容和識別累犯至關重要。
?對或破壞選舉完整性的內容優先評估。除了提高事實核查能力外,對可能破壞跨黨派選舉完整性的內容進行優先評估也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優先次序應該始終到位——不僅僅是在大選前的六個月——而且應該基于主題或關鍵詞,而不是來源,以盡量減少可能的選擇偏差,以及由此產生的看法。
?擴大與權威選舉信息來源的合作。2020年,許多社交平臺與權威信息來源合作,加快刪除虛假信息、識別累犯。平臺應繼續探索與事實核查人員經常引用的權威選舉信息來源的合作,對發布諸如投票地點、時間和方式等信息的權威來源加大推廣力度。
四是增加人工智能-增強檢測工作。
?投入資源開發和測試人工智能方法,以檢測虛假信息變異。臉書通過人工智能增強了檢測方法,可以發現被揭穿內容的復制、分享和微小變化,這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虛假信息被揭穿后,通常會以不同方式重新呈現,因此應該在所有平臺上探索和測試如何重新識別這類變異的虛假信息。
?投入資源,檢測音視頻中的虛假信息。雖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檢測文本中的虛假信息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在音視頻內容檢測虛假信息要困難得多??紤]到優兔等平臺上的虛假信息數量以及推特等新平臺的興起,必須努力加快這些媒體格式中虛假信息的檢測速度。
?提前計劃。今天的累犯未必是將來的累犯。在選舉開始之前,平臺就應該開始謀劃、研究和監測可能的累犯,研究新的方法力求盡早發現。